top of page



張忠謀創造「黃金時代」的成功關鍵
張忠謀董事長八十七歲從台積電退休,以七年的時間完成二十萬字的自傳(下冊),他以單純的文字,表達真實的感情,在動筆的煎熬中,將人生與職場的寶貴經驗與智慧分享給大家。


新書「關鍵人才導引手冊」推薦閱讀
只有少數上班族得以升任高階主管;但是,人人都可以在工作崗位上成為受老闆器重、同儕尊敬的關鍵人才!


想換工作,先思考7件事
漫長的職涯旅程,轉換工作舞台是必經的過程,人力銀行曾統計上班族平均一生要換8次工作,對於新世代年輕人而言,這顯然是低估的數字。


迎戰2025,正視職場的7個挑戰
2024年即將謝幕,面對2025的挑戰,分享下列7個值得省思及密切關注的職場現象...


2024新書「獵頭解密」推薦閱讀
很開心與大家分享新書出版的訊息;「獵頭解密」於2024/1/4出版上架!本書是Jason在104服務17年的工作紀錄;也是台灣第一本闡述獵才商模的專書!
書中分享企業、人選、HR及104獵才團隊的知識、經驗與許多艱辛/喜悅與成功/失敗的故事,也詳細探討台灣企業招募及留


上班族轉職必讀攻略
面對人力銀行的百萬職缺,如何做審慎做好轉職的準備工作,以下的觀察與建議,提供上班族朋友參考


落實DEI,沒有回頭路
企業落實DEI的理念與政策,一定要由上而下,宣示劍及履及的企圖心,同時從行為面做起,才能讓經營體質與組織文化蛻變重生,展現新的企業風貌及競爭力!本文謹從多元招募及世代溝通,探討如何建構DEI的精神與行動力!


高階主管接班人必具5要件
在人才稀缺的時代,台灣遭逢「高齡少子化」、「人才晚進早出」、「人才國際化」及鄰近國家的重金挖角,使得優秀人才愈來愈難找!而企業在招募中高階人才時,會以那些具體條件來做為衡量的標準?


誰是接班人-主管及關鍵人才
藉由數據的分析,可以理性的研判球員的戰績及預測未來的潛力!若是能夠適才適所,降低劣勢、發揮長處,努力整合團隊,一定可以橫掃千軍、攻城掠地!企業經營也是如此,組織團隊中的成員,就像是球隊中的球員;誰適合展現凌厲攻勢、誰能夠嚴密防守;經過時間的觀察,主管一定了然於胸...


企業招募如何突破「人才稀缺」的挑戰?
面對經濟混沌與商模翻轉的挑戰,企業經營者與主管,都在運籌帷幄,思考突圍之道;最讓企業感到憂心的是:「沒有足夠的好手,來推動工作、扭轉局勢」!「企業HR抱怨人才難找;然而,上班族也埋怨工作難覓」!這是人資主管及上班族面對的職場難題....


為什麼,企業總是等不到好人才
人才招聘市場上,有一個愈來愈嚴峻的現象:「想工作的人,找不著工作;想找人的企業,等不到求職者上門」;相信很多5、6年級生回想起年輕時的謀職情景,都會感歎時代進步、網路普及的年代,比古早時期看報紙找工作還要困難!所有老闆都在等好人才上門,但是,為什麼窮盡洪荒之力,仍然門可羅雀?


企業如何因應「躺平主義」及「在職離職」
在長江後浪推前浪、一代新人換舊人的職場循序中,「躺平主義」及「安靜離職」的概念,顯然已經從檯面下躍居職場主流;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這股風潮,勢必影響企業的招募作業及人才留用!


老闆最痛苦的抉擇
台灣的廠商也撐不住景氣的寒冬,許多公司落入實施無薪假及裁減人力的窘境,據媒體報導三大科學園區2023年上半年營業額,只有南科成長3.81%,竹科與中科則分別衰退19.01%及19.72%,「請員工走路」是令老闆心情沉重、讓HR左右為難的艱苦決定!、


雇用頂尖人才之外的新選擇
然而,這場台灣第一學府校園招聘會的徵才活動,企業劍指名校新鮮人,意圖網羅頂尖人才進入組織!這樣的用人思維,在高齡少子化、企業運用多元人才及新興科技崛起的時代,可能有重新思考與調整的必要!


雇主品牌成敗,關鍵在經營者
近年來,雇主品牌(Employer Brand)成為全球企業經營及人力資源關注的焦點;推動雇主品牌成功與否,奠基在經營者的管理理念與價值觀,我們從中外成功企業的故事中,可以認知能夠贏得世人尊敬,同時吸引職場頂尖高手攜手打拼的企業,絕對是由內而外,實踐雇主品牌價值的公司!


解決HR無法突破的招募難題
在104服務時曾籌辦過多次「大南方人才論壇」,每次都在行銷同仁的努力下,吸引高雄、台南數百家企業的經營者、人資主管及HR伙伴共襄盛舉!分析會後的調查問卷,有下列四個發現,值得與大家分享...


誤觸招募地雷,年輕人不上門
企業想要招聘年輕生力軍,如果誤觸地雷,將與年輕上班族擦身而過。到底企業有那些招募行為,會招致負評與反感,我們來了解一下年輕人怎麼想?


好人才,先找進來再說
企業招募人才像打仗一樣;我認識的HR主管及招募人員,大家為了搶奪人才疲於奔命;凌晨、假日狂發短訊、連絡人選是家常便飯,遇有優秀人才更是緊迫盯人、加碼搶人。
好人才愈來愈稀缺;經營者、企業用人主管與HR,大家都挖空心思,尋找解決之道,如何才能有效引進關鍵人才?以下幾個觀念與


看不到大廠的車尾燈,中小企業如何搶人才
外商、半導體一、二線廠,已在人才市場灑下「重金」、布下天羅地網,所有重點大學及科技大學前段班的人才悉數納入網內;連具有發展潛力、有機會培養的次級人才都不放過! 台灣經濟體系中98%的中小企業,難道要在這場人才戰爭中丟盔棄甲、高舉白旗投降嗎?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