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為什麼「有錢也找不到人」?

台灣人力資本(股)公司執行長 晉麗明

閱讀本文可以了解:

1、 價值觀多元的時代,傳統工作模式不受青睞,企業不是有錢就可以找到人才。

2、 因應職場環境變遷及上班族的變化,優化人力資源策略,才能吸引人才上門?

3、 人力資源人員,必須站在經營人才的角度,精進作業,提升招募競爭力。


文章重點整理:

為什麼「有錢也找不到人」?

作者/台灣人力資本(股)公司執行長 晉麗明

主題:職場價值觀多元,不是祭出高薪,就能找到人才,人才關心哪些事?

項次

有錢也找不到人才的原因

內容說明

1

企業展現實力才能磁吸人才

營運績效是企業網羅人才、吸引高手最有效的萬靈丹。

2

研發技術人才供需失衡

各行各業爭搶工程師,研發技術人才絕對會「愈來愈難找」。

3

優秀行政人員難尋覓

人才市場充斥經驗不足或是遭到資遣的人員,優秀內勤人才,一樣不好找。

4

工作型態改變,上班族價值觀多元,企業要能因應調整

遠距上班、混合辦公模式、工作地點、辦公環境、工作與生活平衡,已成為吸引優秀人才不可或缺的工作要件。

5

不要輕忽網路負評

俗語說:「三人成虎」,企業如果漠視網路負評,求職者會遠離公司、避免誤觸地雷。

6

洞悉人才市場動態,提升人才密度,是企業致勝關鍵

經營者唯一不能停止投資的就是「人才」。

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報告,企業即使祭出10%至15%的薪資增幅,在人才稀缺的時代,仍難吸引人才上門,究竟讓老闆及HR枯等人才到「天荒地老、海枯石爛」的原因有哪些,為什麼「有錢,也找不到人」,以下分析與觀察,提供讀者參考!

 

混沌環境中,展現企業實力才能磁吸人才

川普祭出關稅及匯率的大刀,全球經濟飽受衝擊,所有企業緊急應變,上班族更如驚弓之鳥,深恐工作不保;然而,狂風暴雨中,就是企業秀肌肉的時刻,能夠挺過危機的公司,自然能在人才市場受到青睞,若是營運受挫,除了加劇人才招聘的難度外,現有團隊也有崩解的危機。

 

營運績效絕對是企業網羅人才、吸引高手最有效的萬靈丹!

 

研發技術人才供需失衡,有錢沒人可推磨

全球科技競賽加上企業數位化布局,使得工程師供給不足;國立大學的理工科碩士新鮮人,年薪直逼200萬元;私立科大畢業生,也成為企業爭搶的對象。

 

台積電、聯發科、鴻海、廣達及AI供應鍊釋出的工程研發職缺高達數萬人,輝達也加入搶人大戰,不僅推升薪資水準,更掀起人才市場的波瀾,研發技術人才持續大風吹。

 

理工人才身價水漲船高,營運規模與薪資福利難與匹敵的中小企業,得不到科技人才的青睞,各行各業爭搶工程師,研發技術人才絕對會「愈來愈難找」!

 

企業因應AI趨勢裁撤人力,優秀行政人員仍難覓

關心歐美人才市場的讀者會發現,從2023下半年開始迄今逾兩年時間,Apple、Google、微軟、亞馬遜、Meta、英特爾、特斯拉等大家熟悉的知名企業都雷厲風行進行裁員,而精簡人力的官方文宣中,一定有「因應AI趨勢發展」的因素。

 

初階工程師已被ChatGpt取代,行政後勤人力更是血流成河。

 

你可能認為從事例行、重複性工作的人才,容易取得,結果卻事與願違,有資歷的行政人員,寧願留任原公司學習AI技能,也不願冒風險轉換工作,人才市場充斥經驗不足或是遭到資遣的人員,優秀內勤人才,一樣不好找。

 

彈性工時、在家上班,混合工作型態創造攬才及留才優勢

由於工作型態轉變及通訊、網路的發達,「彈性與混合工作型態」是時勢所趨,企業在人力銀行刊登的職缺,如果標註實施「在家工作」、「彈性上班」,往往能收獲大量的求職履歷。

 

遠距上班、混合辦公模式已成為吸引優秀人才不可或缺的工作要件!

 

企業如果固守傳統工作型態,不能順應潮流,重新調整及設計工作內容,將與職場趨勢背道而馳,好人才將會離你越來越遠。

 

新生代上班族,公司地點、組織成員、環境設施是謀職考量重點

27歲的小劉要轉職,投遞履歷前,他先Google公司地址,不在捷運旁,一律不考慮;如果公司的大樓外觀及辦公環境陳舊簡陋,也不列入求職選單;此外,公司的團體活動照,如果都是大叔、大嬸;小劉覺得世代落差大,溝通交流困難、沒有年輕朝氣,也不想去!

 

新世代找工作,由於價值觀的差異,「金錢」並非首要考量因素,企業如果不能同理年輕上班族的想法與特性,配合做出因應調整,將會面臨人才斷層的危機!

 

拿回工作主導權、工作與生活平衡

疫情過後,上班族興起一股「重新取回工作主導權」的認知;認為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、不再一味追逐朝九晚五的工作職涯。

 

「生命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及更高層次的意義」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觀!

 

具備社會公益、人群意識及重視員工職涯發展的企業,備受人才青睞,純粹講求謀利的經營理念,已難挑動上班族的工作意願。

 

新一代工作者不像傳統上班族,先付出四十年的辛勤努力,再來享受退休生活;而是將工作與退休的情境相互融合,隨時享受人生、及時行樂!

 

想要延攬優秀又有想法的人才,HR須投入時間與精力,針對職場趨勢,重新規劃符合新時代上班族需求的工作型態與情境。

 

Uber、外送工作自主、投資理財賺得比薪水多,傳統工作光環盡失

自由主義盛行,上班族不願受到組織限制,也不想看老闆臉色;因此,大量的上班族兼差打工或專職投入Uber及外送的行列,雖然東奔西跑,但是,工作自主、自己做自己的老闆,頗能擄獲新世代年輕人的心!

 

此外,低薪加上高通膨,傳統工作無法實現財務自由,上班族積極投入理財行列、同時將網紅、自媒體、微型創業視為職志,在「創業成本最低的時代」,打拼事業、一圓老闆夢。

 

網路負評,重創企業形象,讓求職者望而卻步

千萬不要輕忽網路負評的強大殺傷力,求職者找工作,第一件事就是搜尋網路訊息,如果在職、離職員工的批評不斷,或是求職者的評價不高,將會影響謀職者的應聘意願!

 

低薪、面試主管不尊重求職者、新人培訓敷衍、加班不給加班費、員工離職率高、主管情緒化、制度不合理,五花八門、林林總總、甚囂塵上的網路負評,一定會重創雇主品牌!

 

網路評價,不見得是事實;但是,俗語說:「三人成虎」,如果企業不能「反躬自省」或「及時滅火」,求職者會遠離這類公司、避免誤觸職場地雷!

 

洞悉人才市場動態,提升人才密度,是企業致勝關鍵

全球經濟詭譎,企業面臨不確定的風險,經營者唯一不能停止投資的就是「人才」。

 

根據國外媒體報導,Meta、OpenAI與特斯拉、xAI等人工智慧巨頭,爆發人才爭奪戰,Meta支付AI工程師的最高薪酬達到3200萬美元,高出OpenAI的250萬美元,兩者相差近13倍。

 

企業人才經營必須洞悉人才市場的趨勢與動態,克服薪資與非薪資因素的挑戰,持續汰弱存強、網羅高手。

 

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中,靠優質的「人才密度」,才能殺出重圍、創造營運的績效與價值。

 
 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​關於我們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提供企業培訓課程及經營管理、人力資源相關服務,促進組織與人才的互利雙贏,厚實台灣人力資本。

服務項目

  • 企業培訓

  • 人資講座

  • 職涯諮詢

  • 書籍出版

  • 媒體/異業合作

趨勢觀察與研究

  • 台灣人才市場

  •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

  • 企業招募/留才

  • 上班族競爭力與職涯發展

  • 商模整合與發展

聯絡信箱

service@thc-hr.com.tw


搜尋 Line ID 「@thc-hr」

聯絡電話

02-22852408

台灣人力資本的line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.     統一編號:93710717

Copyright© 2024 Taiwan Human Capital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