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企業如何因應「躺平主義」及「在職離職」

已更新:2月4日

台灣人力資本(股)公司  執行長 晉麗明

2021年7月26日,一位24歲的美國紐約年輕工程師,在TikTok上的hashtag「#QuietQuitting」引爆熱議,並獲得全球數十億人的關注與討論;這是值得省思、影響深遠的職場議題!

 

中國年輕世代,面對高失業率、低薪、高物價與終生難以經濟獨立的絕望,從「躺平主義」進到「十不青年」(不捐血、不捐款、不結婚、不生小孩、不買房、不買彩券、不入股市、不買基金、不扶老人及不感動)。

 

這一代的青年朋友,面對壓力與競爭,做出人生中的另類選擇-「躺平」;不買房、不買車、不結婚、不生育、不消費、不追求升職」;「六不主義」成為職場上班族,尤其是年輕世代的職場DNA!

 

在長江後浪推前浪、一代新人換舊人的職場循序中,「躺平主義」及「安靜離職」的概念,顯然已經從檯面下躍居職場主流;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這股風潮,勢必影響企業的招募作業及人才留用!

 

「躺平主義」最終由全民買單

年輕人是社會進步的生力軍;記得學生時代,在師長「一代不如一代」的恐嚇及批評聲中,步出校園的初生之殰,依然在社會期許與自我驅策的動力下,一步一腳印的從求生存,邁向職涯發展的階梯!

 

然而,5、6、7年級生經歷的,畢竟是一個「經濟飛速成長」的時代;如果同理一下現在年輕人的無助與悲歎;在低薪、高物價、高房價的現實壓力下;傳統五子登科的理想難圓,年輕人尋求逃避現實的避風港!「躺平主義」成為新世代消極的工作觀!

 

「安靜離職」的積極及消極意義

歐美社會崇尚自由與個人主義,疫情期間在家工作、混合上班模式已改變人們對工作與生活的認知;甚至「度假辦公」成為時尚潮流!

 

在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中,「安靜離職」(Quiet quitting)躍出檯面,這種只做好份內工作,將心力移往人生其他範疇的思維,與昔日視工作為重心的理念完全背離!

 

然而,觀察一下職場的生態,很多上班族早己沒有鬥志,「混吃等死」的人不在少數,如果「安靜離職」的中心思想,能夠在工作時間內善盡本分,其實已經符合職場「稱職」的表現,企業其實並不吃虧!

 

然而,只怕消極、被動成為「安靜離職」的代名詞,那麼這群只領薪、不作為的「待退」人員,就會成為阻礙團隊前進的大石頭!

 

企業如何因應 「躺平主義」及「在職離職」

每個世代都有因應環境變遷的不同想法,五、六年級生的成功由社會定義,而Z世代年輕人則是由自己定義;然而,即使時代快速轉變,終究有許多重要觀念是歷久不衰,可長可久的不斷激勵人們持續前行;如何因應職場上班族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思維,維持人才與組織的融和互助,以下的建議,提供企業經營者及人力資源伙伴參考:

 

1、規劃「有義意」的工作,找「有心人」上車!

工作的價值與意義,成為企業存續及成長的關鍵,「找對人」會讓組織事半功倍!投入無意義的工作,志不在此的上班族終會「安靜離職」!

 

2、企業要嘛創造價值,不然就退出市場

代工思維、將本求利,凡事 cost down的做法,已經很難被認同,企業要嘛創造價值,不然就退出市場,否則只會讓一群人每天在紛擾、內耗中無助苦撐,組織文化將向下沉淪!最後大家都會「躺平」!

 

3、上班族要的不多,付出與所得對等

  理性規劃作業流程,善用系統工具,數位化、自動化為輔,讓工時合理;該付加班費,就不要用「責任制」來搪塞!上班族要的不多,付出與所得對等,是基本的訴求!

 

4、「加薪」,老闆得到的更多

員工留不住、新人找不進來,除了管理議題,就是薪水太低,如果雇主發揮同理心,看看通膨、物價及房價,你的員工如果不多掙點錢,很難在現在的社會中生存;「加薪」的效益很多,有遠見的老闆,用高薪留任員工,你的員工會幫你賺更多錢!

 

5、溝通互動取代績效考核

      以GE為標竿的績效考核與常態分配的考績模式,已備受質疑,上班族及年輕世代更能接納頻繁的溝通及互動,以建立共識的基礎,「倚老賣老」、「強勢領導、「一言堂」的領導風格已被掃入歷史的灰燼!

 

6、讓辦公室不像辦公室

      即使「在家工作」、「混合上班」模式蔚為風氣,但是絕大多數的上班族仍然長時間待在辦公室,改善辦公空間與環境,是展現雇主關懷的基礎建設;發揮創意,設計一個人性化且符合員工滿意的辦公環境,刻不容緩!

 

7、勇敢調整不適任的人才

      企業用錯人、人才上錯車,在所難免;如果雙方都得過且過,只會加劇不滿及抱怨的情緒,最後一定會落入「兩敗俱傷」的結局,上班族要斷捨離不適合的工作,企業也要果斷淘汰不合適的人員,讓人才重新投入對的產業與方向!

 

8、請企業多給年輕人機會

      如果每家企業都能多錄用兩位年輕人,就能讓新世代有個安身立命的起點,降低「躺平主義」的衝擊;職場老鳥及主管、老闆們不要忘了,曾經也是前輩給我們機會,才有今天的成就,現在該換我們給年輕人機會了!

 

同理、善意與溫暖能夠化解對立;提供工作機會及合理報酬則可以讓年輕世代獨立成長、建立自信;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激勵的因子;這些資源掌握在企業的手中!

 

要扭轉「躺平主義」、「安靜離職」的負面效應,身負社會穩定力量的企業必須有「責無旁貸」的企圖心與使命感!

 
 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​關於我們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提供企業培訓課程及經營管理、人力資源相關服務,促進組織與人才的互利雙贏,厚實台灣人力資本。

服務項目

  • 企業培訓

  • 人資講座

  • 職涯諮詢

  • 書籍出版

  • 媒體/異業合作

趨勢觀察與研究

  • 台灣人才市場

  •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

  • 企業招募/留才

  • 上班族競爭力與職涯發展

  • 商模整合與發展

聯絡信箱

service@thc-hr.com.tw


搜尋 Line ID 「@thc-hr」

聯絡電話

02-22852408

台灣人力資本的line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.     統一編號:93710717

Copyright© 2024 Taiwan Human Capital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